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循序渐进教默读
作者:刘汝芳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第05期
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一、多种方法,激发默读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三年级学生学习默读正处于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对默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第一步。1观看录像,引发学生对默读的好奇。三年级的学生容易疲劳,语文课上朗读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口干舌燥。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图片资料: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人已经休息了,文学家鲁迅一个人在家中看书;初中、高中的大孩子在寂静的教室里自习;许多人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书,互不干扰……看完录像,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录像里的人读书都没有发出声音。教师再告诉学生,“不出声的读书”是最常用、最实惠的读书方法,它的名字叫默读。2发现优点,增加学生默读的兴趣。在用录像引发学生对默读的好奇后,教师可让学生找找默读的好处。学生很快得出一致的结论,默读的好处是没有声音,不会影响别人,自己也不受别人影响。图书馆、自习室这样的公众场合或者夜深人静这样的特殊时间,都需要安静,如果我们有声朗读,会打扰别人,而默读不发出声音,就比较方便。不仅如此,默读还省时高效,掌握默读的技巧后,会大大提高我们读书的速度,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如果说朗读便于记忆的话,默读则更便于理解,默读时边读边想,能够引导我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二、严格要求,训练正确坐姿在讨论了默读的好处之后,好奇的小学生会立刻跃跃欲试。这个时候,教师再播放录像或自己示范,让学生观察默读的姿势。学生会发现,默读的姿势跟朗读的姿势是有许多共同点的:必须坐得端正,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左手拿书,右手拿笔,眼睛离书本大约一尺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经过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