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和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21.BC。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
)跃迁到π反键轨道π称为
跃迁。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低,
→π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ε10100)。能发生
跃迁的基团是CO和CN。
22.ABCD。显色反应是指不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化合物,通过与显色剂反应转化成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化合物,从而进行比色法测定。为了达到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于显色反应有严格的条件要求,特别是溶液的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1)显色剂的浓度和
6
f颜色。因为显色剂一般都是有机酸或碱指示剂,酸度的改变不但影响酸型体或碱型体存在的状态,
还影响其浓度和颜色;(2)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3)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和组成。23.ACD。在光电比色法中,为了达到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于显色反应要进行严格的条
件选择,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1)溶剂;(2)显色剂的用量;(3)溶液的酸度;(4)显色时间;(5)显色的温度等。B不属于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为测定条件。
24.ABCD。二、填空题
1.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max;吸光度2.增大;不变3.不变;不变4.改变溶液浓度;改变比色皿厚度5.吸光能力;大(小);灵敏(不灵敏)6.长波长;
7.0680;2098.二胺替比啉甲烷9.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0.溶液浓度;光程长度;入射光的强度11.增至3倍;降至T3倍;不变12.56213.单色性;化学变化14.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测定时灵敏度最高15.空白溶液;试样溶液16.
;较长;共轭双键的;较短,但随共轭键增长而增长17.浓度;吸光度;一条直线18.玻璃;石英;岩盐三、判断对错
1.×。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的吸光度。常
用摩尔吸光系数
ε
和百分吸光系数
E11cm
表示。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是吸光物质定性的
重要参数,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无关。
2.√。摩尔吸光系数ε与吸光物质的结构特性、吸收光的波长有关。同一物质,入射光波长不
同,摩尔吸光系数不同。但紫外光谱反映的是分子母体的性质,母体相同而取代基不同摩尔吸光系
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物质,浓度不同,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相同;同一
浓度,不同物质,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不同。
3.×。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lgTlgIEcl或T1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