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
f(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党支部、少先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活跃形式,确保实效。坚持升国旗制度,坚持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开学、毕业典礼等教育活动。要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民族精神专题教育。学校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要设立弘扬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栏目。要切实抓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校园广播站、图书阅览室、校园网、校刊或校报及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和育人作用。要加强学校章程制度建设,做到一校一章程,构建合法、科学、人文化的制度管理体系。校训、校风、章程、学生守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要镶嵌在学校醒目位置。在教学楼、实验楼等公共空间,布置书画作品,悬挂科学家、思想家画像及传记,布置师生艺术作品,建立文化长廊,营造高尚的人文氛围。要开展各种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普及礼仪知识,培养文明习惯,浓厚尊师爱生风尚。全体师生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精神昂扬向上。在教室、餐厅或其它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用网络或手机短信传播内容不健康的信息,不光顾浏览不健康网站,不做有违道德原则的事情。
(四)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情况的分析排查,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安全常规教育,通过板报、安全课、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心理健
3
f康、防溺水、防雷电、防火、防汛、防震以及交通安全教育和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各学校要定期对学校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在校园及周边重点部位安装报警、视频监控设施,形成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开展交通文明教育,重点加强“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走”系列宣传教育,用学生良好的形象影响社会。开展防治校园欺凌(暴力)整治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暴力)事件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五)加强学校食品、学生宿舍的管理。食堂及从业人员“三证齐全”,要有明细责任分工、岗位责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