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节约每一粒米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一粒米来之不易。结合宣讲我国粮食情况,教育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道理,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品德使学生从小具有环保意识。活动过程:(一)背一背古诗1、背一背古诗《锄禾》2、说一说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3、导入主题:一粒米来之不易,要节约每一粒米。可是,在我们校园里,还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二)说一说浪费粮食的现象1、教室垃圾袋里未吃完的面包、苹果以及食堂泔脚桶里的剩菜剩饭2、看到这些现象你想说些什么?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三)算一算浪费的危害1、有人会说浪费点没啥,一粒米算什么?那我们就一起来算个帐吧。以我们新狮小学500人每天浪费1粒米,一年在校时间300天来计算,一年浪费共多少粒米呢?500人×300天=150000粒(可约供一个学生中午在校用餐一个学期)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2、再背《锄禾》。(四)说一说一粒米的来历(看图片)播种插秧除草治虫灌水收割脱粒翻晒碾米(五)听一听勤俭节约故事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自己勤俭节约的美德,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周恩来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即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
f听了同学们讲了先辈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故事、名言,那么我们同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六)议一议怎样做到节约一粒米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3、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七)读一读儿歌《白米饭》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爱惜粮食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农民种田真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