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策略
作者:李明辉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4期
DOI:1019392jc
ki16717341201714036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推进,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但纵观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各种缺陷与问题,为了有效的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本论文特全面的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力求寻找出能够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全面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希望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能够给予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缺陷;原因;策略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与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其教育缺陷与问题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积极心理培养教育。就当前的高职院校而言,尽管已经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基本师资与基础设施,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仍然把心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治疗阶段,而严重的忽视了促进学生心理培养教育的重要性,没能在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为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严重的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涉世能力。2)缺乏人格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们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心理教育与思想课程教学,尽管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熟练,然而知识的传递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我们的心理问题,知识教育取代了真正具有价值的人格教育,这种人格教育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巨大隐患。3)心理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当前高职院校都具有心理教师,但由于我国心理学发展的落后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存在着理论知识不专业,实践操作不熟练的现状,加上很多高校心理教师本身工作及心理压力的沉重,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心理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心理亚健康现象,因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师资力量的匮乏与心理教师的心理亚健康,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心理教育培训的效果。4)缺乏心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当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与培训主要采用的是课程教学的方式,但课程教学作为一种知识传递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培训的收获甚微,缺少了一些心理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