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中”和“先建后撤”的原则,结合人口变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永川区教育发展建设规划和事业规划,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程。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定,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时,规划和建设好普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根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推动“高中布局调整,高初中分离”,推进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办好永川职教中心,迁建永川工商学校。(二)建设标准化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基础教育学校1实施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根据重庆市学校校舍建筑、学校用地规定标准,加强学校改扩建工作,落实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村小改造、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四项工程,资金、项目按照标准化要求逐校安排。2实施中小学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化工程。逐镇逐校配足配齐,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到2012年,实现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基本建成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市级重点中学建成400米塑胶跑道。3实施中小学教职工配备标准化工程。探索城乡教师编制制度改革,城乡学校教师实行同一标准。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倾斜配备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按规定配备镇街中心幼儿园教职工。4实施中小学校园文化标准化工程。加强校园绿化、美化、靓化工作,建设环保校园、节能校园、森林校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好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实行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基础教育优质师资、(三)实行基础教育优质师资、优质管理1建立城乡教师素质提升机制。实施“名师迁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标切块分配”办法,建立教师合理分流机制。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中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2、建立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机制。制定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实施方案,推行“一校两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核编”和“一个法人代表、两个法人单位、经费独立核算、办学效益和质量统一考核”的两种管理模式,抓点带面、整体推进,逐步扩大“捆绑”发展范围,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目标。3、建立区域教育联盟发展机制。建立市级重点中学联盟发展机制,促进永川中学、萱花中学、北山中学良性互动发展。建立普通高中联盟发展机制,提升普通高中整体发展水平。(四)发展基础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基础教育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