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即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疼痛,而髓内肿瘤通常晚期才会产生压迫症状。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例如腿部疼痛通常提示L5和S1神经根受累,上肢疼痛往往提示C5和C6受累。神经根疾病体格检查中显示对称性无力伴肌萎缩和肌束颤动,肌张力正常或降低,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f五、脊髓疾病脊髓疾病的特点是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直肠膀胱机能障碍。询问病史时应注意:末梢性下肢无力(病人拖脚尖走路或跌倒吗)、末梢性上肢无力(病人有持物不稳吗)、对称性症状(病人上肢或下肢受累大致相同吗)、感觉平面(病人常诉及躯干或腹部的束带感或扎紧感)、括约肌机能障碍(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吗)。体检通常显示:1、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注意临床查出的感觉平面不一定与解剖平面一致)。2、末梢性无力重于近端性无力。3、伸肌和抗重力肌无力比屈肌无力更明显。4、肌张力增高(强直)。5、反射亢进。6、阵挛。7、Babi
ski征阳性。8、浅表反射消失。9、无显著的肌萎缩或肌束颤动。
六、脑干颅神经症状+长束征=脑干疾病。那么哪些设问可以引导出联合出现颅神经和长束机能障碍的症状呢?询问病人有无轻偏瘫和偏身感觉丧失可发现长束征。长束是交叉的,颅神经不交叉,脑干损伤常产生一侧面部和对侧肢体的症状。例如:脑桥损害累及锥体束和面神经,引起该侧面部和对侧躯体的交叉性无力。体格检查中,颅神经检查可见上睑下垂,瞳孔异常,眼外肌瘫,复视,眼球枕颤,角膜和眨眼反射下降,面部无力或麻木,耳聋,眩晕,构音障碍,咽下困难,腭部无力,悬雍垂偏斜,张口反射减退等;长束征异常可有轻偏瘫,表现上运动神经元性伸肌无力。
七、小脑小脑疾病可引起共济失调、笨拙、震颤。例如下肢笨拙表现为蹒跚醉酒样步态,上肢笨拙表现为难以完成目的性运动。小脑疾病几乎总是伴随脑干异常,反之亦然。体格检查可见步态蹒跚,步基过大,共济失调,难于行一字步,小脑性震颤以上肢明显。
八、皮质下和皮质疾病如何确定一种疾病是皮质下还是皮质疾病呢?应该根据以下几点加以分析:1、皮质损害的特殊表现。主侧半球皮质疾病最有帮助的症状是语言不能。非主侧半球皮质机能障碍常造成视空间障碍,病人常有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几乎总是起源于皮质。2、感觉缺损的类型。大多数初级感觉形式影响“丘脑”的意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