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
总论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专科:宋代。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小儿年龄分期(7个)熟悉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
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为围生期。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28天
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出生后4~6h可喂奶3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
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4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保健重点:易发生各种意外,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6学龄期从7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保健重点: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7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别差异常显著。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体格发育各项衡量指标及其计算1体重出生体重3kg16个月体重(kg)3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年龄×2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2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生时身长50cm;生后第一年75cm;生后第二年85cm;
212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身高(长)(cm)707×年龄过矮(↓30%):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3囟门前囟早闭: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某些遗传性疾病等。前囟大、闭合晚:佝偻病、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