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完成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重点治理项目,到2013年,水功能区达标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六)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水资源信息监测网络基础管理设施建设。严格地下水、地表水、排污口实时监测和监控,实现对我市地下水的水量、水位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高全市的应急供水调度能力和水资源管理水平确保全市的供水安全。(七)宣传教育在广泛开展节水教育宣传的同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短信、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活动,特别要在青年学生中进行节水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引导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节水实践活动,形成“水利主导、教育配合、校社互动、学生参与”的节水宣传教育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氛围。(八)节水型社会载体创建工作
5
f开展节水型园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学校、节水型社(小)区等节水型载体创建活动,把节水型载体建成公众有效参与的平台,提高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到2013年,全市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到15%以上;新建居民小区均应符合节水型社(小)区标准;建设节水生态示范校园。结合我市实际,建设节水教育基地,免费向广大中小学生开放,通过直观生动的体验式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行为。五、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主要任务是成立市、县两级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编制《阳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全面安排部署,组织人员培训,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制定完善节水规章,强化节水基础管理工作,各责任单位根据责任目标,负责组织实施,开展节水型机关(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园区创建活动,加强节水工程建设,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全面普及节水器具,完成水利部组织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阶段要巩固和提高建设成果,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工程项
6
f目,全面完成试点期目标任务,对节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