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员有关产品的信息不对等,审计人员难以找到可以佐证采购行为是否合理、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的依据,也弄不清产品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一些采购人员或经办人员正是利用审计人员的审计困难进行舞弊。某电力单位供电系统改造中应用了一批新产品,价格是原产品的几倍。审计人员审计时,经办人员介绍了新产品的特点、技术参数,说该产品如何好。审计人员听了介绍之后,也弄不清楚产品的性能和参数,无法判断采购行为、采购价格的合理性。经现场调查和向有关技术人员咨询,新应用产品的性能没有大的变化,技术参数并没有大的提高。于是,审计人员利用假扮客户向产品供货商询价方式,查出实际采购价格比厂家报价高45的事实。另一单位,从某一经销商采购某一电子仪器,采购价格5800元台,但审计人员与该产品的生产商联系,生产商通过EMAIL报价为3350元台(包括运费),实际采购价格高出生产厂家报价7313。四、要关注假借招投标方式采购进行舞弊的行为应用招投标方式采购产品,多数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可以增加采购活动的透明度,
f监督采购人员或经办人员的舞弊行为。实际物流管理中,招投标制度确实见到了成效。但是,给人的错觉是:凡是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就是合理的,就是符合内控制度的,所采购产品的价格就一定合理。由此,一些审计人员在对采购价格审计时,只要看到是招投标方式采购,就作为免审查事项。然而,一些采购机构或人员往往利用审计人员的错觉“做文章”,出现采用招投标方式采购的价格比非招标方式采购的价格还高的现象。利用招投标方式采购是否见效,这决定于招投标活动组织形式、监督机制等因素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审计发现影响招投标方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事项,主要包括:限制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确定标底的人员或能够接触标底的人员与供应商勾结、评标人员在评标中不能正确参与决策、监督机制或监督人员不到位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由此,招投标采购行为中的舞弊行为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审计中,要观察、分析、评价招投标活动的有效性;要采用查看招投标资料,对比招投标资料与采购物资合同是否一致,实施招标采购与非招标采购的差异分析等,证实招投标采购的真实性、有效性。某一单位招标方式采购复印机一台,审计人员检查招标记录、招标资料和评标人员签字,未发现异常。但通过网上查询发现,该规格型号复印机报价比采购价低3482。进一步审查核实,采购该产品的招标活动中,产品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