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泛读的形式来读,在阅读这些文章时先不要急于查字典,只要把不认识的词划出来就行,你会发现,很多相同的单词在几篇文章中重复出现,这样的单词就是你一定要查字典背过的单词,第二个星期再对这些单词复习一下,就不会很快忘记了。为了出国留学或是为了与外国人交流:上面的单词学习方法只是对提高阅读词汇量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真碰到外国人就失灵了,很多情况下都是听得懂,但是不会表达,为了提高口语和听力中的词汇量,就应该换用别的方法。在背单词的时候,除了背中文意思,还要看德语例句,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还不算自己的东西,要按照例句再造出自己的句子,并且要大声地读出来,尤其是一些很长的、有多个音节的德语复合词,经常做这种练习,需要开口时自然就很流利的出口了。语法: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在语法的条条框框中填入适当的单词就形成了语言。要想看懂复杂的语句,要想把话说的准,文章写的对,就得有扎实的语法功底。语法和单词都是学好语言的基础,两者是在初级时最需要打好的基本功。
f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和对语言使用的理解不同,很多人持另外一种轻视语法的观点,他们反对背语法的条条框框,认为语言的表达例如说话应该靠语感。说话,应该是一种想说什么就能脱口而出的行为,说话时大脑里不应该先去分析这句话的语法,然后再说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说话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需要预先思考的逻辑思维。我们说汉语时完全靠的是语感,从来就不会预先考虑它的语法结构。学德语也应该是这样,你不需要知道某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你只需要知道这句话本来就是这么说,并且不断的把这句话说成习惯,养成自然。听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我想说的是,这种观点对小孩行得通,但是对很多成年人来讲就行不通了。因为我们已经变得复杂的大脑会影响我们对语言的单纯模仿。这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实。很多语言学家在研究成年人学外语的过程中发现,成年人首先是在大脑的潜意识中研究语言的规则,在明确规则之后,才会“放心的”使用这门外语。所以好好学语法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只有在先了解和掌握了语法这个骨架后才能明白,德语和汉语有哪些不同,德语的语序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对初学者涉入德语殿堂意义重大。其次,语法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强项,和其他学习德语的老外相比,我们简直就是语法天才。尽管考试时语法所占的分值不多,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块容易到手的瘦肉。所以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