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20~11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2)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地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
f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3)观测时间的要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
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从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以一定的时间段为一个观测周期(如30天为一个周期)或按建筑物有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楼层)为一个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4)观测点的要求。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在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c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观测点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布置
(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1~6个月时,须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f3、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31建立水准控制网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控制网的布置需要设置至少3个水准点,水准点的设置原则就是要保持该点周围不会由于开挖或震动而造成破坏。因此,水准点一般都设置与建筑物开挖范围以外,避免由于开挖而破坏,还要避免由于工程施工造成的震动而发生变化,水准点的埋置深度需要大于15m。各个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0m范围内为宜。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在沉降观测场子内的任何地方假设观测仪器,都要求要至少能够保证后视到两个水准带你,并保证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能使得数据闭合检验。3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根据水准点控制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