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靠莫钦乌拉山,南连东天山。盆地西宽东窄,西部为农业区,东部为牧业区。
东天山山地:西起色比口,东至上马崖,其中口门子以西称巴里坤山,以东称喀尔里克山。山地山体高大,冰川广布,南坡多为干燥裸露岩石的山体,北坡则有草原、森林垂直带状分布。山体两侧多冲积扇和洪积平原。
哈密盆地:西起七角井,北连东天山,东至沁城、黄山、雅满苏一线,南至库木塔克沙垅中部。
嘎顺戈壁:位于哈密市东部和南部,北起下马崖,沿着孔多罗山至中蒙边界的哈尔欣巴润乌蒙敖包,又沿新甘边界至白山,经哈密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边界,北连哈密盆地。该地带原为古天山,现已成为干燥剥蚀移平的高原,一般为石质戈壁。2008
气候环境
【气候】哈密地区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但由于高大的天山山脉之影响,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地区全境可划分为5个气候带、共7个气候区。大致上,山南干热,降水
f极少;山北阴凉,降水稍多。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年、日
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
【日照时数】哈密地区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充裕的地区之一。位于地区东部的星星峡全年日照时数达3500小时,比俗称“日光城”的拉萨还多350小时。哈密、三塘湖淖毛湖盆地平原,全年日照时数3350小时以上。位于天山山间的巴里坤盆地、伊吾谷地分别为3170小时和3250小时。各地全年日照时数以5月最多,12月最少。
【太阳辐射】哈密地区天气干燥,光照时间长,全年太阳总辐射量639735兆焦耳平方米,为全疆之首。各地太阳总辐射量以平原戈壁为多,山区略少。全年以6月最多,12月最少。
【气温】哈密地区各地气温差异明显。哈密盆地、三塘湖-淖毛湖盆地年均气温8℃~11℃,天山山区4℃以下。全年1月最冷,7月最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较大,山区为30℃~35℃,平原戈壁为36℃~40℃。哈密和淖毛湖极端最高气温高达439℃和435℃,巴里坤极端最高气温则只有335℃。哈密、三塘湖淖毛湖盆地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4450℃~4650℃,无霜期180~182天;巴里坤盆地、伊吾谷地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为2350℃~2550℃,巴里坤无霜期108天,伊吾无霜期稍多,为134天。
f【降水量、蒸发量和湿度】哈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量不多。由于地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自然降水分布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