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B.第④段对初夏景物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C.在作者看来,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他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D.第⑥段中作者以调侃的语气描述着天上的生活,体现出一种透悟人生真谛的幽默感。22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23请结合文章第②段,简要说明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4分)24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道“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景色宜人,请描写一个能表现北京秋天之美的画面。②近一两年,北京市许多学校组织了学生外出游学活动,如齐鲁之旅、行走江南……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一谈。③请以“路”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①请以“时间的印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②“网红”是指某人因某个事件或行为被网民高度关注而走红,网络的发展催生了众多“网红”,对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以“我看网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ff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1(3分)B(“必须”有误)2(2分)B(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自耕之地)3(3分)A(“无视”有误)4(3分)A5(3分)C6(2分)C(“江山易姓”并非韩愈的政治抱负)7(3分)A
2016.11
8(6分)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任意写出其中5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得1分,2点得2分;答对3点得4分,4点得5分,5点得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9.(3分)B(旋踵:畏避,退缩)10.(3分)C(虽:连词,即使;A而:连词,表承接;表修饰;B以:介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