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此外,在通风不良、居住拥挤的集体环境中,一旦有人发生结核病,其他人受结核菌感染的几率极高。感染结核菌后的儿童,处于青春发育期以及营养不良的学生发病率较高。8、感染结核菌后如何发病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结核菌可在肺部产生最初的病灶,称原发病灶;以后结核菌可以通过淋巴液和血液,播散到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这种情况最容易
f发生在儿童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机体的免疫功能较低,对结核菌也无特异性的抵抗力。以后随着机体对结核菌特异性的抵抗力产生,体内的结核菌大部分被杀死,原发病灶和播散病灶绝大部分会自愈。因此,通常绝大对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但人体内有潜伏的结核菌存在,一旦人体因某种原因抵抗力下降,原存在人体内的结核菌会重新繁殖,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因此,感染性结核菌的人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平均发病机会约为10。9、结核感染着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核菌素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皮试部位出现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呈强阳性反应,提示感染了结核菌,抵抗力降低时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若进行抗结核药物的预防性治疗,可降低结核菌感染着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的几率。对没有开展预防性治疗的结核菌感染者,要开展医学观察,一旦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10、怀疑得了结核病。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哪些怀疑得了结核病,成年人应拍摄X线胸片和痰涂片抗酸杆菌显微镜检查,如X线胸片出现异常,痰涂片抗酸杆菌显微镜检查未发现抗酸杆菌时,应进行痰培养检查。对于15岁以下的儿童,首先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PPD强阳性者拍摄X线胸片的痰涂片抗酸杆菌显微镜检查。为了早期发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于痰培养阳性的可疑耐多药患者应常规开展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11、患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传染给他人首先,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被确诊为结核病后如何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则痰中的结核菌数量可在数日内急剧减少,咳嗽、咳痰等症状也会减少或消失,这是预防结核病传染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患者最好单独居住,特别在咳嗽症状明显、开始治疗的头24周,减少和他人接触,特别是避免与儿童接触的机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对他人咳嗽、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最好掩口鼻,外出戴口罩。12、结核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