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中缺乏参与的乐趣,当游客来到某处参观时,大多采用的是游览的方式,没有体验和游客参与的环节,这样容易降低游客的参观热情,游客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大大降低了游客的积极性。有的设计师在乡村旅游景观在设计时没有更好的划分主题,没有更深入的针对性的给当地的景观标志新的文化含义,游客的体验感欠佳,造成游客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没有机会进一步深入了解,游客走马观花,对乡村的原始的生产方式以及村民们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乡村旅游当中,乡村旅游的商品也是促进旅游经济的一部分,但是有的乡村旅游商品与现今的时代发展脱钩,特别是一些旅游纪念品、当地的农副产品没有更好的和整个乡村文化结合,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商品不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生活特色,导致游客的购买欲不强。现如今,乡村旅游商品在售卖的过程中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展示方式,这样既不能完全的展示整个商品的特色和代表性,也不能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这样的售卖过程中不能赋予商品的新内涵,不能使游客切实体会到产品的裨益,其特色商品的附加值大大的打了折扣。除此之外,在售卖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没有扩大销售渠道,没有利用包括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宣传资源,这样很容易造成销售途径单一的局面,较少的游客对产品感兴趣,限制了对乡村特色商品的宣传,同时没有更好的将这个商品生产过程通过互联网传递给
f游客,难以提升乡村特色商品的吸引力,拉开了消费群体与商品之间的距离。所以乡村旅游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与互联网新媒体之间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游客可以从直观的营销方式中欣赏到乡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这样才能塑造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增加乡村旅游在旅游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3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效策略
31利用不同资源和元素分圈发展
由于乡村旅游需要将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和当地的特色展现出来,因此,其统一和整体规划性有待提高。针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一是加入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其融入其中,使其更加完整,另一个解决方式就是针对不同的产业结构进行区分,如可以按照地区将其分为近郊和远郊,原生态和创意原生态等。通过构建差异性的旅游圈扩大旅游范围,丰富相关旅游产业。通过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层级化处理,来满足不同游客的要求。就近郊圈层而言,可以在此基础上减少农场和庄园或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