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
摘要多媒体走进课堂,对于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的“四一居士”农村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挑战。在追随时代潮流的同时,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关键词有效、多媒体、语文教学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多媒体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这对广大落后地区学校教学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教学方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有效的增大课堂知识容量,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欲望。但是,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多媒体运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目的的达成、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体会,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农村语文多媒体教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一、目前农村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1、过分追求形式,为用而用在农村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教师站在讲台前,播放着一大串制作精美的图片,学生伸长了脖子,争先恐后的看着,感叹着画面的美,课时被无情的拖延着。这样的课堂,好不热闹。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呢?这样本末倒置的教学,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些教师为追求求形式,把多媒体当成演示教学内容的高级黑板、语文课堂的装饰品、出示文本的捷径。使用多媒体进行“文字搬家”,以此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多媒体无形地成了“题海战术”的现代工具,不仅没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易造成学生的疲倦,达不到新课改要求。2、设计单一固定,扼杀想象力文质兼美的文章被选入教材中,而语文教学则是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美,从而进行再创造。与作者进行对话,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性格等都是不一样的,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同时,语文学科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科,就是需要学生多读、多写、多思,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过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被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中,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固化在简单罗列的图片、动画和教师事先做好的文本解读上。其结果是本应内容活泼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成“唯老师理解独尊”的一言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