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玉米茎腐病鉴定及分级标准
:玉米茎腐病PythiumsppFusariumspp抗性1观测时间:乳熟末期(75)。2观测部位:整个植株。3观测量:整个小区。4鉴定方法:1、病原菌准备:用培养液培养肿囊腐霉菌禾生腐霉菌瓜果腐霉菌,以得到游动孢子和菌丝;麦粒扩繁培养禾谷镰刀菌,诱导产生分生孢子;以两菌培养物的混合物为接种病原体。2、田间鉴定。按正常田间管理和株行距于5月初播种。每份材料不少于20株,3次重复。每二十份申报材料增种一套标准品种。散粉前一周进行人工接种。按行均匀接种病原体于根部附近,埋土覆盖,并在行间实行大水漫灌。接种后如遇干旱,则需灌溉以保持土壤湿度,确保充分发病。3、田间调查:在玉米乳熟末期、成熟期调查二次病株率与病情指数,以标准品种的感病表现确定接种是否成功。第二年以同样方法重复鉴定一次。以发病株率为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其抗病性。
表1玉米茎腐病分级标准(植株个体受害程度)级别描述标准全株生长正常,中下部叶片出现青枯青黄枯症状,茎基生长正常,果穗生长正常全株叶片出现青枯症状,茎基生长正常,果穗生长正常全株叶片出现典型青枯症状,茎基部变色且稍有水浸状,果穗基本正常株叶片出现典型青枯症状,茎基部明显变软但不倒状,果穗下垂,籽粒不饱满全株枯死且倒伏,茎基部维管束破裂,籽粒干瘪。
13579
表2抗性评价标准(根据群体发病株率划分)
f病株率级别代码
401~100极弱1
301~400弱3
101~300中5
51~100强7
050极强9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