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为负值,公式反映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代入公式求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应代入负值。四、实例探究1公式xv0t
12at的基本应用2
[例1]一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102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分析:汽车一直作匀减速运动,其位移可由多种不同方法求解。
解法1:由xv0t
12at得v02
x
121at102×1×622220mst6
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20ms解法2: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又v
v0vtat,而vtv0at,得vv022
x102at1×617ms,解得v0v1720mst622
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20ms
f点拨:①运动学公式较多,故同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求解方法;②为确定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用不同方法求解是一有效措施。2关于刹车时的误解问题[例2]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读题指导:车做减速运动,是否运动了10s,这是本题必须考虑的。分析:初速度v015m/s,a2m/s2,分析知车运动75s就会停下,在后25s内,车停止不动。解: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t,v0,a2m/s2由vv0at知运动时间t
v01575sa2
说明刹车后75s汽车停止运动。
2由v2v02ax得
所以车的位移x
2v2v01525625m2a2×2
点评:计算题求解,一般应该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达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计算也比较简便。3关于先加速后减速问题(图像的巧妙应用)[例3]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m。求汽车的最大速度。分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可以应用解析法,也可应用图象法。解法1:设最大速度为vm,由题意,可得方程组
x
1212a1t1vmt2a2t222
0vma2t2
tt1t2
vma1t1
f整理得vm
2x2×505mst20
解法2: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
vmv,故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m,22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vmx2x2×50=,解得vm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