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6,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是37、38和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投资在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4%,增幅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48%和381%,明显高
f于第二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居民服务、公共管理以及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均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加工贸易降幅明显收窄、需求弹性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出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今年1至9月我国出口8466.5亿美元,同比下降21.3%;9月份出口1159.4亿美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出口额新高,同比下降152,为今年最低降幅,环比增长118;加工贸易进口由3月、6月分别下降29%和20%,回落到9月份下降6.9%。总的来看,随着稳定外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和国际市场趋稳,我国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降幅有所收窄。市场信心明显增强,价格下行压力有所缓解。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去年11月份388%的低点回升54.3%;其中,出口订单指数为533%,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全国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比二季度提高99个点。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88,比今年3月份的最低点提高2个点。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4%,已连续2个月环比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当月环比涨幅达到0.6%,已连续6个月上涨。农业生产再获丰收,新农村建设加快。尽管今年农业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促进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获得好收成,其中夏粮比上年增产52亿斤,早稻增产33亿斤;畜牧业生产继续增长,水产品产量稳定增加。截至8月底,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标准粮田43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解决约228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85万户,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31万个、农村公路约7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建成约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3000多个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项目、近26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成效继续显现。软件、医药制造、微型计算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研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