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市级课题研究活动小结
宁化县民族学校一、活动成果雷荣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示,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一学期来的学习及教学现状的分析,也显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只求数量及盲目练习。二、问题的设计是教师原先预设好的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三、淡化了必要的方法指导。一学期来,我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加强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以利于积累的体验,培养语感。平常课堂教学千方百计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管对与错,不断鼓励学生善问、
f乐提,课堂气氛一改过去一潭死水。由于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课堂效果越来越明显。后来每周课外选择一篇短文进行分析,从练习到各层次的测试,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因为学生学会了“问”,摆脱了教师的长期的制约“特权”。从而也说明了教学观念的明显转变。标志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符合我校及班级实际特点,修正了教学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论与反思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独特感受得到了充分尝试与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了一见到短文胆怯、畏惧的心理困惑,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期了有效的发展。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