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文化品牌等建设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四,就某类文化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如学界已对旅游文化品牌、影视文化品牌、社区文化品牌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至于安徽省文化品牌建设,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诸如,从徽文化视角探索如何传承和弘扬安徽文化品牌、如何利用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安徽省文化品牌建设;如何整合安徽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省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亮点,进而提升安徽省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等。虽然学界对安徽省文化品牌建设的研究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研究的系统性、深刻性、实践性以及对策的可操作性还有待提高,对如何借鉴国外,特别是邻国诸如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文化品牌建设经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如何利用新媒体、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项目、文化活动等切实打造文化品牌方面还存有诸多的研究空白点,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安徽省如何形成特色文化品牌集群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当匮乏。为此,本文一方面结合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有关理论与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来探索安徽省文化品牌建设的基本路径。
二、安徽省文化品牌建设的实际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文化品牌所具有的专有性、象征性、标识性等特征以及较高的经济价值、资本功能,可以看成地区标志形象,是地区的名片、自画像和宣传广告2。加强安徽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文化强省、提高安徽文化生产力的必要途径,文化品牌是文化发展的形象表征和产业标志,它具有先进性、创意性、市场性、相对恒久性等特点。近年来,安徽省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居民消费能力日渐提高,但文化品牌打造的力度、潜力挖掘程度、文化带动效应、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只有想方设法促进安徽省文化品牌的科学发展,才能在省级区域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下,突出安徽省文化上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亮点,贯彻和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文化强省战略,全面提高安徽省的文化生产力。
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徽州文化圈三大地域文化圈,在现代的融生发展过程中日益成为安徽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性文化资源。“徽文化”“宣纸文化”“黄梅戏文化”“凤阳花鼓”“大别山红色文化”“老庄文化”“九华佛教文化““桐城派文化”“三国文化”“包公文化”等被视为能够打造成安徽省文化品牌的重要支撑性文化资源,应该说安徽省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和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文化品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