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于临池学书,
1
f池水尽是墨黑,假如我象张芝这样用
【13】记:记录。
功练书,书法未必不如他。”来源书
【14】言:语言。
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15】淳:古同“醇”,酒味厚、
言下之意,就是推崇张芝、以为自已纯。。
超越钟繇。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虽然
【16】:亦作漓,薄。多指
他没有完全贯彻前人的法则,但能兼风格的淳厚与浇薄。
融会通,所以无愧于书法艺术。
【17】迁:变动,转变
(3):
【18】文:中国古代美学范畴。
评者云:“彼之四贤〔1〕,古今特〔2〕指文艺作品的感性形式。《国语郑
绝,而今不逮〔3〕古,古质〔4〕而今妍语》:“物一无文。”《易传系辞下》:
〔5〕。”夫质以〔6〕代〔7〕兴〔8〕,妍因俗〔9〕“物相杂故曰文。”
易。虽书〔10〕契〔11〕之作,适〔12〕以记
【19】驰:车马等奔跑,快跑。
〔13〕言〔14〕,而淳〔15〕〔16〕一迁〔17〕,乱跑,骛:奔驰。驰骛:疾驰,奔走。
质文〔18〕三变,驰骛〔19〕沿〔20〕革〔21〕、
【20】沿:因袭相传。
物〔22〕理〔23〕常〔24〕然。
【21】革:改变。沿革:沿袭
注释:
变革。
【1】四贤:指前述钟繇、张芝、
【22】物:人以外的具体的东
王羲之、王献之。
西
【2】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
【23】理:事物的规律,是非
的。
得失的标准,根据
【3】逮:及得上、达到。
【24】常:长久,经久不变
【4】质:本意、本质、实体。
论书者说:“他们四位大书家,
此作朴实讲,谓缺乏文采。与“文”可称古今独绝;但今人王羲之、王献
相对。《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之不及古人钟繇、张芝,古人质朴,
文胜质则史。”(“史”此之谓虚浮。)而今人妍美。”质朴因时代而盛行,
【5】妍:文也,华美,有文采。妍美随风俗而改变。虽然书契的创作,
质与妍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一般用满足记录语言;但由于时代崇尚不同,
来指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质原指书风也由醇厚变为浮薄,由质朴变为
事物的内在本质,孔子用以表现君子华采,沿旧推新,事物发展规律永远
的道德修养。妍指事物的外在形式,如此。
与文同义。
(4):
【6】以:因为。
贵〔1〕能古不乖〔2〕时,今不同弊〔3〕,
【7】代:时代。
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何
【8】兴:流行,盛行
必易〔5〕雕〔6〕宫〔7〕于穴处〔8〕,反〔9〕玉
【9】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辂〔10〕于椎轮〔11〕者乎!又云:“子敬
尚、礼节、习惯等
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