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6大自然的语言
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等词语掌握意思并运用。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教学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地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习预前作课者简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f介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
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
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写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翩.然(piā

孕.育(yù

风雪载.途(zài)
炎.热(

)读准字簌.簌(sù)
物候.(hòu)
农谚.(yà

连翘.
音áo)悬殊.(shū)
纬.度(wěi)
经.度(jī
g)
销声匿

ì)
衰(shuāi)衰败
壤(rǎ
g)土壤
辨清字哀(āi)悲哀
攘(rǎ
g)攘除
形萌(mé
)萌发
销(xiāo)销毁
荫(yī
)荫凉
消(xiāo)消失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理解词孕育:怀胎生育。这里指生长。
语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
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f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节气候的关系。悬殊:相差很远。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分新课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导入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
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
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边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