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少年儿童互助互学的纽带,奏响共同进步的和谐童音。
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扬长避短,使少先队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唤醒“沉睡”的教师
近年来,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一部分教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能安心工作,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有所下滑。今年7月1日,我校组织开展“三问教师”大讨论,这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活动,给每一位教师喝了一支提
f神醒脑的清醒剂。在这场“三问教师”大讨论中,我无法置身事外。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我首先要“三问”自己,给自己的师德、教学水平、为人师表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
一、用爱心做事业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使命感伴我度过了18个春夏秋冬。一直以来,我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成了我工作和学习的精神支柱。刚工作的前几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培养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我对学生倾注了爱心,因为我知道,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好的学生固然人人喜爱,但是,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他们缺乏温暖、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自我约束能力太差。我既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些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常常在工作之余,安排好家访的时间,给他们补课,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配合。哪怕看到他们的一点儿进步,我都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科学管理,我每年所带的班级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团结合作精神的班集体。二、变知识为智慧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浪潮,我经常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参加教材培训,争取机会外出听课。每次回来,都把自己的收获和其他老师一同分享,并在全校及全镇多次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作为分管业务的领导,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除了搞好自己的教学之外,还要抓业务,带领教师搞教研。刚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究竟课程怎样改,往哪里改,改后效果如何,教师们都会很困惑,
f很茫然。当时学校的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