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V用2kΩ、10W电阻,380V用3.5kΩ、10W电阻,660V用11kΩ、10W电阻,ll40V用20kΩ、10W电阻。例如电磁起动器中试验电阻的一端接在熔断管的螺扣上,另一端接在外壳上,盖上外盖后送电,观察馈电开关是否跳闸。如跳闸,说明检漏保护装置动作可靠。试验完毕后,要拆除试验电阻。
第20条检漏保护装置每年应升井进行一次检修,除对防爆外壳修理外,其他项目应按照下井前有关检验的各条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和试验;对绝缘电阻较低、耐压试验不合格的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并更换不合格的零件。
第21条检漏保护装置的维护、检修及调试工作,应记人专门的检漏保护装置运行记录簿内见下表。
第五章故障的判断与寻找
第22条当电网在运行中发生漏电故障时,应立即进行寻找和处理,并向矿井调度室或主管电气人员汇报。发生故障的设备或电缆在未消除故障前,禁止投入运行。
第23条发生漏电故障,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绝缘受潮或进水,造成相与地之间绝缘降低或击穿。2.电缆在运行中受机械或其他外力的挤压、砍砸、过度弯曲等而产生裂口或缝隙,长
16
f期受潮气、水分的侵蚀致使绝缘降低;砍砸或挤压也可能引起相与地间的直接连通、导电芯线裸露或短路。
3.电缆与设备在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封堵不严、接线装置压板不紧,运行中产生接头松动脱落与外壳相连或发热烧毁绝缘。
4.检修电气设备时,由于停送电错误或工作不慎将工具材料等其它金属物件残留在设备内部,造成相接地。
5.电气设备接线错误或内部导线绝缘破损造成与外壳相连,以及电缆屏蔽层处理不当造成漏电。
6.在操作电气设备时,产生弧光放电。7.电气设备或电缆过负荷运行损坏或直接烧毁绝缘。8.电缆与电缆的冷补、热补接头,由于芯线连接不牢、密封不严、绝缘包扎不良,运行中产生接头松动或受潮进水而造成漏电或绝缘破损。第24条检漏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人员,应根据下述情况判断漏电性质:1.集中性漏电1长期集中性漏电:这种漏电,可能是电网内的某台设备或电缆,由于绝缘击穿或导体碰及外壳所造成。2间歇的集中性漏电:这种漏电,大部分发生在电网内某台设备主要是电动机或负荷端电缆,由于绝缘击穿或导体碰及外壳,在设备运转时产生漏电;还可能由于针状物体刺入负荷侧电缆内产生漏电。3瞬间的集中性漏电:这种漏电,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或其他物体偶尔触及带电导体或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绝缘破裂部分,使之与地相连;还可能是在操作电气设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