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是Hz。声音可分为次声、可闻声、超声。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声:频率低于20Hz。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20~
1
f20000Hz之间,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倒开水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与热水瓶内的空气柱有关。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振动越大声音越响。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例如,医生的听诊器。☆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4.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分贝计量的是声音的响度。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午要午休时,邻居家里大音量播放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变成噪声。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b.判断雷声有多远。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