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怅寥廓,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陶渊明《饮酒》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按要求选择。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A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B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也可以说“特意光临寒舍”。....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以其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不管人们如何狂热地用“世界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之类的术语涂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放逐民族性必将置艺术于无根状态。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如意大利的十四行、波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中国的律诗……②那么,新诗是否完成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呢?③中国诗歌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诗歌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④中国古典诗歌历经二千年实验、积淀,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至唐代格律诗体制完备,产生了中国人骄傲的唐诗。由于方块字的音形特征,格律诗汇融节奏、韵律、修辞与建筑之美,成为汉语诗的黄金范式。伴随这一审美范式的成熟,汉语诗学也发展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天才李白、杜甫是汉语诗的顶峰大师,他们掌握、运用汉语诗的审美范式,并将这一审美范式推向成熟,但他们无力改变这一范式。因为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个民族的选择唐代不仅拥有灿若群星的诗人,更有爱诗的民众。。⑤然而,新诗是个例外。新诗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新诗的第一个尝试者胡适宣布《关不住了》,恰好是美国诗人SaraTeasdale的《OvertheRoofs》的翻译。这与梁实秋所说的
f“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的确,中国古典诗到清代已腐朽不堪,革命的选择不容置疑。问题在于,这种完全断裂的结果是将诗学建设置于零起点。作为新诗的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