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2环境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3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4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5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6生态幅:每个种适应生境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7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某一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由于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不但本身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因子的发挥。8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对于具体的生物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又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其中包括最适区适宜区和高低死亡限见耐受曲线。9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10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11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为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12种群√: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13最大出生率与实际出生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又称最大出生率;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又称实际出生率14自然增长率√:又称为实际增长率,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减得到。15内禀增长率√:是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最大的瞬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16环境容纳量√:环境容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但也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17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