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及历史教训
作者:伍志燕来源:《湖湘论坛》2019年第02期
摘要:意识形态的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前提条件。在苏联解体之前,戈尔巴乔夫先后抛出了“新思维”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新思维”本质是“民主化”“公开化”及“多元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反社会主义、反苏维埃政权。“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推行使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丧失、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最终酿成了苏联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告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掌握好各种舆论工具,对西方的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苏联解体意识形态演变历史教训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2009908
一、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演变
(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他宣称,“新思维”目的在于指导苏联的“改革”,核心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1184。在他看来,“改革”必须改变当前的世界格局,“确立新的政治思维,以及能保障人类生存的新的和平概念”1181。其中“新的政治思维”主要表现为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
第一,进一步完善和发扬“民主”。“民主”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灵魂。在他看来,“民主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达到改革目的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手段。”2只有“民主化”,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深化社会改革也只有“民主化”,才能提高劳动者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热忱度和对工作的积极性。在改革新思维指导下,戈尔巴乔夫将“民主化”发挥到极致,公开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实行全民的“一般民主”,这种民主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多党制、议会民主、自由选举、三权分立和总统制在党的组织上,戈尔巴乔夫提出党是“全民党”,反对民主集中制,主张民主的一致,实现民主一致的根本途径是完善选举制,加强人民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二,让公开化大放光明。戈尔巴乔夫认为,“公开化”是同西方斗争的一种手段。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讲到“最大限度公开性”,认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极其重要的特点是公开化,“没有公开性,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而没有民主,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现代社会主义”195。这里,“公开化”就是让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