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期作业
试论五四精神的现代价值
姓名:学号:分数:2015年6月10日
1
f试论五四精神的现代价值
【摘要】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以科学、民主为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解放思想、实行变革的强大的推动力。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关键词】爱国、民主、胡适、习近平
一、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二、五四运动发生的过程1919年4月28日,国际联盟条文,正式成立,尚觉有点希望。过了二天,到了4月30日那一天,和会消息传出,关于山东方面的权利,皆付与日本,归日本处理。消息一到,前此满腔热望,如此完全失望了全国愤怒,莫能遏制,于是到了5月4日那一天,学生界发起北京全体学生大会,开会以后,到处游行5月17那一天,所有北京城内的学校,一律停课,数万学生,结队游行,教育部且发起提灯大会,四五万学生,手执红灯,高呼口号,不可谓非中国教育界第
2
f一创举。影响所及,遂为以后的“五四运动”下一种子;故虽谓五四运动,直接发源于此次五六万人的轰轰烈烈的大游行,亦无不可。于是在5月14日那一天,中国代表团,又在和会内重新提出“山东问题”,要求公平办法,始终没有得着好的结果,而中国代表亦始终没有签字,所以然者,实因当时留欧中国学生界,亦有相当的运动,包围中国公使馆不许中国官员擅自签字之故。
自5月20日起,北京学校,一律罢课,到处演讲,诸如前门大街等热闹地方,皆变成学生的临时讲场了;对于城内交通,不无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