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随着用电量上升,对煤炭的需求也会增加,雾霾天气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f火电别无选择新能源短期难堪大用
数据来源:EIA,长江证券研究部;备注:数据为2010年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的数据,2009年,中国发电总量中煤炭发电占比达到788,水电占比167,其他占比不足6。众所周知,煤炭发电会对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但为何还要依赖煤炭作为主要发电能源呢?发电成本是决定主导能源的核心因素,但同样要求供给的充分和安全。电网平稳运行需要不同发电能源的组合,因此发电能源结构注定是多元化的,但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主导发电能源。低成本是主导发电能源的核心特征,在绝大多数国家主导能源都是最低成本的发电能源,但低成本的水电和核电例外。水电受制资源有限,核电受制安全问题,难成为主导能源,煤电才是主流。日本放弃环保的气电选择低成本煤电而运营成本和燃料成本又成为决定发电成本的核心。由于自产能源相对于进口能源通常具备更低的价格,在满足需求条件下,具有绝对自给率优势的能源多具备燃料价格优势,并占据主导发电能源地位。以日本为例,对环保的重视虽然使得石油危机后气电发展较煤电更为迅速,但随着天然气供给偏紧,煤电的经济性显现,逐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国短期难以改变煤炭发电为主现状对于中国而言,未来能够实现高自给率的能源依然只有煤炭。分布式电源对煤电的冲击还远未出现,环保政策难对现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煤炭仍是主导发电能源,用电量增长将导致煤炭的需求量继续居高不下。这也预示着雾霾天气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治,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改善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新能源发展面临技术与利益双重阻碍从福岛核事故发生,到如今雾霾天气,各国都在强调新能源的发展。欧洲更重视风能的利用,而奥巴马的能源政策也将新能源作为美国政府主要推进的能源。但由于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本来就很低,新能源占比的绝对值尚难以占据主要地位。而且,风能需要在特定区
f域安装,遇上无风天气就会失去作用,风速变化也直接影响功率输出,因此这种能源不具有持续稳定性;光伏只在白天阳光明媚时才有用,而用电高峰偏偏在傍晚。解决这两种缺陷的办法一是建立一体化的高压输电网络,不必再受日出日落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在当前无论是技术还是电企利益分配上都难以实现;此外还可以借助高效储能技术熨平光能和风能输出功率的波动,但当前高容量电池技术差强人意。因此未来新能源是发展主要方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