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三)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产业政策答案: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之内,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变化进行定向调控,以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解释:强调政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对产业的干预。2产业组织形态答案:产业组织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可称之为产业组织形态。产业组织形态实质是同一产品价值链上各种企业间的关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态。从企业间相互作用的角度看,作为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表现形式的产业组织形态,它是众多相关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下行动或行为的结果。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演变导致了产业组织形态的动态变化。解释:产业组织形态是产业组织的具体表现形式,强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变化。3.企业规模经济答案: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因而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的现象。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同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解释:是企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注意与工厂规模经济的区别
4赫希曼基准
答案: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提
出了依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也就是说,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
照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通过需求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联系)
解释:强调后项关联系数的大小5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答案: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是指政府对竞争性产业内的企业的市场行为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并有专门管理部门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奖惩,以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效率的一种产业组织政策。解释:强调对竞争性产业的规制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雁型模式的存在条件是什么?答案:雁型模式的存在条件是:①经济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而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宜于构造垂直国际分工体系,由此为先行国向后起国进行产业转移和传递创造了条件。②地域上的邻近。作为特定国际区域内的各国地区在地域上的相邻,便于实现产业转移和传递,容易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实现产业结构之间的国际性转移和引起连锁型变化及转换。③区域内各国地区实施外向的发展战略。即实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开放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