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探究
作者:周德刚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5年第05期
摘要阐述了群众路线的相关理论和历史经验,并探究和分析了当前时期下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群众路线”的贯彻与发展,为我国的党政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群众路线意义践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3005202
群众路线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结果。其概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动力。最早于1928年提出,并且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中,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群众路线的实践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唯物史观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继承并发扬了历代革命领导人的理论与实践。在当时的西方文化中,群众泛指文化素质不高、社会底层的人民,与愚昧、盲从、暴力、无组织、非理性等负面概念相联系,其态度多有蔑视、贬低,甚至恐惧的意识。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烈地颠覆和改变了这一定义,批判了资本主义,而提出“工人创造一切,甚至创造人”的理论,最终唤醒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改造历史、创造历史,并组建完善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
(1)萌芽阶段: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时,由青年知识分子创建工会,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深入到工人群众中,与工人群众紧密联系,并引领和依靠群众的力量,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础。
(2)形成阶段:在1928年由李三立同志提出,并由周恩来同志进一步明确与强调“群众路线”的概念。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成熟阶段:随着艰苦的八年抗战,在毛泽东同志的引领下,“群众路线”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实践,并逐渐完善“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系。
(4)全面展开阶段:我党在经过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各个阶段的转变,“群众路线”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并获得了新的发展,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内容,并形成规范化的系统。
(二)贯彻群众路线的经验与教训
1贯彻群众路线的经验
(1)只有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安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群众而想,解决群众的困难,实现、发展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