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的网损计算与降损措施分析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对配电网网损计算的研究情况介绍了传统的配电网网损计算方法提出采用最大电流法与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相结合的线损计算方案充分地利用了所能采集到的运行数据采用持续负荷曲线直接求线损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适用于10kV及以下的县级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并对电力市场化后配电网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配电网网损计算持续负荷曲线经济运行
随着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开展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降低线损是提高配电网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追求效益最优化的必然趋势。配电网线损率是表征一个供用电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贯彻节能方针考核供用电部门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线损率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高各省、市电力公司的线损率差距也不小节电潜力比较大。因此进行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分析计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传统的配电网网损计算分析11均方根电流法均方根电流法原理简单易掌握对局部电网和个别元件电能损耗的计算或线路出口处仅装设电流表时是相当有效的。尤其是在04~10kV配电
f网的电能损耗计算中该法易于推广和普及。但缺点是负荷测录工作量庞大需24h监测准确率差计算精度不高且由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所限缺乏用户用电信息的自动反馈手段给计算带来困难所以该法适用范围较窄。12节点等值功率法节点等值功率法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对于运行电网进行网损的理论分析时所依据的运行数据来自计费用的电能表即使不知道具体的负荷曲线形状也能对计算结果的最大可能误差作出估计并且电能表本身的准确级别比电流表要高又有严格的定期校验制度因此发电及负荷24h的电量和其他的运行参数等原始数据比较准确且容易获取。这种方法使收集和整理原始资料的工作大为简化。在本质上这种方法是将电能损耗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功率损耗的计算问题或者说是转化为潮流计算问题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准确而又容易实现。因而在负荷功率变化不大的场合下可用于任意网络线损的计算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缺点是该法实际计算过程费时费力且计算结果精度低。因为该法只是通过将实际连续变化的节点功率曲线当作阶梯性变化的功率曲线处理或查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的
f方式获取节点等效功率近似地考虑系统状态的时变性这样计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