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灯光》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理解作者有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所蕴含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灯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物品,是我们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灯光是黑夜的眼睛。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许多人都没有感受过灯光带来的光明,甚至连电灯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代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灯光》。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在战争年代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脉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现在: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往事:其余的自然段(311)写的都是。2.划分段落,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2):讲作者漫步于天安门广场,因所见所闻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311):叙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第三部分(12):讲作者又想起了这位亲爱的战友。四、再读课文,仔细品味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2.交流讨论:“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
f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