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引导乡镇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细致思考,掌
4
f握理论精神实质,善于把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再次,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通过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采取乡镇干部与农户一起兴办农业推广基地、科技示范点,帮扶农民发展经济项目等有效形式,加强对乡镇干部在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乡镇干部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二)适当提高乡镇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有计划地注入新鲜“血液”,稳定干部队伍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在生活上、工作中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尤其在干部人事调整中,尽量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对一些能力强、有抱负、群众基础好的年轻乡镇干部,要优先提拔任用。对一些在同一岗位或长时间在乡镇任职的干部要相应地给以一些优抚政策,如对表现较优秀、工作有一定年限的中层干部理顺副主任科员待遇,对任副职满一定年限、工作较突出的副职领导干部理顺主任科员待遇。由县(市)财政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不同数额的山区津贴、交通补助、加班费,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乡镇机关大院的基础设施,重视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
5
f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组织乡镇干部外出参观考察,这样既丰富广大干部的业余生活,又能扩大干部的视野,增长见识。有计划地充实一批乡镇年轻干部,逐步改善乡镇干部年龄结构;加大县(市)镇之间的交流力度,选派一些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或任职,充实基层的力量。(三)完善选拔任用、激励保障、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等体制,以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科学、民主的乡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党委、组织部门要坚持群众公认、民主推荐,用科学的方法和好的作风选人,凭实实在在的政绩用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真正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应注重乡镇干部的培养使用,造就适应乡镇干部锻炼成长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对党员群众认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形象好、政绩突出、廉洁自律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推荐到县(市)直机关任职;本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