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能辐射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地表每平方米平均每年接收到的辐射随地域不同大约在10002000kWh之间。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在全球4的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足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太阳能光伏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屋顶、建筑面、空地和沙漠等),其潜力十分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国,且还将持续走高。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新增量为3亿吨,超过欧美当年减排25亿吨的总减排量,我国承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直到2030年,我国才会达到排放顶点;我国不仅是原油进口大国,也已成为原煤进口的第一大国,2012年净进口原煤24亿吨。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6,我国还是电力消费和电力装机世界第一大国,可常规能源储采比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的百年大计,能源短缺和环境的持续恶化就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随着光伏发电的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应用,其发电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成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供应方式,逐步从补充能源到替代能源并极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备注:能量回收期(年)光伏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光伏系统每年的能量输出。第二篇资源与应用篇9我国太阳能资源是如何分布的?答: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年总辐射量超过1800kWh,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0kWh。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存在低于1000kWh的区域。全国太阳辐射总量等级和区域分布表
全国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图
10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哪些应用形式?答: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包括并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多能互补微电网等应用形式。并网型分布式发电多应用于用户附近,一般与中、低压配电网并网运行,自发自用,不能发电或电力不足时从网上购电,电力多余时向网上售电;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多应用于我国边远地区和海岛地区,它不与大电网连接,利用自身的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直接向负荷供电;分布式光伏系统还可以与其它发电方式组成多能互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