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里没有中年的感觉,可时间静悄悄走着,当你警觉时,四十年的光阴比一分钟还快!世事甚为难料,我目前以催眠治疗师的身份有了一点小小名气,当年从心理学系毕业后,我竟然攻读佛学去了。记得当年女友离去时,说,跟个随时会出家的男生在一起,有什么指望?诚然明快!我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唯有祝福她。曾经认真考虑出家的我,从印度文化研究所毕业后,反而失去了佛教信仰,对佛教肯定的比否定的还少。我相信「佛法」拥有解脱者的终极智慧,但对于由人组成的「佛教」产生了很大的警戒心。后来读到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真理无路可循」「没有任何宗教组织能引领人们到真理,反而会造成人的依赖、软弱、束缚。」感觉很贴心。如今,我不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了,例如我非佛教徒,但我相信佛陀是喜欢我的,也乐于让我走出自己的路,就像当年悉达多太子走出一条迥异于所有印度修道者的路。本以为我会成为佛学研究者,但是在第一份工作担任大藏经编审结束后,我跑去当房屋中介公司业务员,体验另一种人生情调。当时,家中经济极恶劣,父亲欠下三千万债务,对这天文数字,我彷佛面对高深的数学难题,有无从下手之感。我看过不少人的故事,在负债中立志成为富人,后来艰苦奋斗,终于大成功!而我,虽然置身于沈郁的债务阴影里,却从来没有立志赚钱,只能说,天性使然吧。本以为我会成为专业的弘法者,曾经参与一个新兴宗教团体,成为指导老师,还代表教团在外开课,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观察之后,我认为宣称阿罗汉的教主并非阿罗汉,他印可我的果位是虚幻的,年少且缺乏社会阅历的我不知如何处理这道难题,终于在无可避免的摩擦中伤心且黯然地离去了。本以为我会成为专业作家,有几年,一阵命运的风吹来,我写了佛学的书、生活体验的散文,唯,销售的数字不堪闻问,噫,还有两本被出版社婉拒的小说,于是,专业作家的梦幻灭了。
f那段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时光,总是处于贫穷线边缘,长达十几年,自己并不以为苦,以人可穷志不可短来自勉,后来认识星象名家王中和,他的评语是:这种命如果是一般人,早就痛不欲生,还好你有修行人的性格,才能在坎坷的际遇里沈潜蕴蓄。这真是很令人宽慰的话,只是说,是这样吗?我也不确定。比较确定的是,到了这个岁数,已形成追求真理的磁性中心,不太会被名利诱拐走了吧!
3大约是在成立葛吉夫催眠中心的第二年,有一晚结束一次催眠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