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愿意采用长桩的方案,一般都需要地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比如长使用灰土挤密桩水泥土搅拌桩等等。3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满足规范要求(1)从结构计算角度,看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①避免荷载计算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不符,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②底框砌体结构验算时应注意:a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诚意1215的增大系数。b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的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30。c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③避免楼板计算中不正确的方法。A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b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增,将使计算值偏小。④目前结构计算大多采用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f(2)从构造角度看应注意的问题:①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③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融热措施。④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至浅于500mm基础固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复核规范要求。4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各类常见结构错误问题的分析,可以加强结构设计人员对常见结构设计错误的辨别能力,提高对结构设计通病的防治能力,使结构设计工作更安全、更合理。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