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作者:刘宁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12期
要寻找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首先要了解“雨巷”在诗歌中的地位及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寻找到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戴望舒创作《雨巷》时年仅二十一岁,诗人因此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封号。但是文学界对这首《雨巷》的评价并不统一。卞之琳评价《雨巷》这首诗歌是“浅易浮躁”,而叶圣陶对这首诗歌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那么,在分析这首诗歌的音律和谐美之外,应该如何看待这首诗歌的内容。此外这首诗歌如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册的重要篇目,因而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将从“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转变入手,从这首诗歌凄美哀伤的格调中,挖掘出积极希望的精神态度,从包含希望的角度对《雨巷》这首诗歌做出新的解读。
一、“雨巷”的象征意义
“雨巷”是全诗的背景,因而解读“雨巷”的象征意义对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有重要作用。象征是“靠联想等关系提示某个或一些特定精神内容的语象。”1因而解读《雨巷》这首诗歌中“雨巷”的含义,对理解整首诗歌有着重要意义。诗人戴望舒出生在浙江杭县的大塔儿巷,他家附近的小巷相互交错,是年幼的诗人上学时的必经之路。因此,诗人对雨巷的外部特征十分的了解和熟悉。那么诗人笔下的“雨巷”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呢?这要与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相关联。《雨巷》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的春夏交替之际。1927年2月,诗人在组织宣传大革命的时候,被国民党右翼分子传为“共产党在捣乱震旦大学”。一次戴望舒和几个同学准备去开会,会场遭到破坏,戴望舒等人也被捕到租借地巡捕房,后经保释释放。但没过多久,国民党突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人惨遭迫害,戴望舒也在国民党的追捕名单之列。而《雨巷》这首诗歌,就是诗人在江苏松江避难时创作的。因而诗人在这首诗歌中写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可见,诗人笔下的“雨巷”阴暗潮湿、悠长凄清,正和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所以,《雨巷》这首诗歌中的“雨巷”正象征着诗人当时所处的困境。
二、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诗人花了众多的笔墨对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进行描写,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诗歌内容的发展,“丁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