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不逾矩.____________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的修养。2分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诗人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的夜话材料。2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