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元元彭磊周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6年第01期
摘要:近几年,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系统的创新创业培养,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创新为魂、能力为要。李克强总理指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是重要力量,要为他们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铺路搭桥”。为此,高校要更加重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意识能力培养一、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板块根据高校的课程设置,科技创新类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打造和创业类公选课的开设是当前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校团委实施《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同时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以“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为重点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社会企业》等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导创业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教务处除开设相关公选课程,还在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每年申报并向获准立项的农科项目开放创新实验室,项目可相应申请省级、国家级立项。各学院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库,配备专门负责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教师,有条件的学院同时设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金。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索质提升。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1项目科研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科研路上缺少领路人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已经实施多年,每年立项数百个,但是由于本科生本来与教师联系不紧密、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等诸多原因,很多项目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和指导,指导老师大多在结题验收的时候才看到同学的项目,项目研究主要是同学自己开展,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大打折扣,但另一部分研究项目则进行得比较好,即立项课题原本就是导师大课题中的一部分,同学的研究得到老师的指导,发文章的比例、研究成果的档次都相对高一些,报告也写的相对规范和言之有序,成果继续进入“挑战杯”竞赛环节,也能取得好成绩。确实起到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竞赛项目的转化和孵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