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图书馆任务书
一、指导思想依照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39)、》《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规定:图书馆馆舍必须是独立专用的。二、重视馆外氛围的营造图书馆不仅通过其内部及建筑本身体现其学术、学习及文化氛围,还应注意通过图书馆周围环境规划及设计营造出文化休闲气氛,成为生理、心理、视觉的舒适地。图书馆学习是一种自发学习,只有相应的条件才会发生这些活动。因此外部环境应与图书馆建筑一起构建成文化交流、学习研究的整体。呈现出较强的特殊感染力,让读者自然进入自由学习的殿堂。1.应不低于建筑用地和总占地面积规定比例,保证图书馆建筑周围有较为开阔空间。2.通过绿化、各种造型、雕塑、道路、设施等合理营造馆外环境,体现出悦目、安静、文化、交流、放松、自由、舒适的感觉。3.为各方向的读者提供最便捷的路径,让读者走最短的路程。4.图书馆建筑应有高耸、明亮、静谧、透着书香的感觉,呈现出知识殿堂的大器。5.图书馆是专业建筑,使用功能繁多、多变,应避免造成另一座教学楼。6.设有便利停车场。三、管理模式依照图书馆现有客观条件、管理理念的变化及将来的发展,建筑宜适用各功能相隔和全开放的管理模式,通过通道的开、关,实现管理模式的转换。四、建筑模式依照用地及成本情况灵活选用模数和模块建筑模式。在用地较小、财力允许情况下,可采用数模式结构,保证建筑有很好的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模块化建筑模式,对功能相对固定的不同区域可采用同一柱网、层高、载重等。对于读者流动和集中的活动区宜采用更大的层高,以方便空气流通、采光和实现自然调节。五、用地原则1.为节省能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设理念,用地应坐北朝南,图书馆可长方用地。2.本着发展的原则,图书馆用地除保证相应比例的绿化用地外,应为将来建筑的扩建留有余地。3.避免水潭距图书馆太近和圈围图书馆,保证读者安全、自由、便捷的进出图书馆区和在图书馆区逗留。通过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