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下殿宇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人们称为金殿,是中国重点保护文物。金殿名胜区内,古树名木众多。紫(诱舞坊)禁城内的紫薇、梧桐、银杏,紫(诱舞坊)禁城西门外的茶花,均植于明代。庭院内外,大量扁柏、银杏、梧桐、罗汉松、刺柏都是明清古树。老君殿南侧,有一株云南省最大的麻栎树。风景林内,大量云南油杉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树。1997年至1999年,为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政府投资2000万元,单位自筹300万元,大规模进行整治修建,金殿名胜区园容园貌焕然一新。历史经历金殿森林公园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太和诸宫部份建筑毁于兵燹。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行大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二十三日,昆明地震,太和宫部份建筑被毁。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十八年(1848年),两次重修紫(诱舞坊)禁城、天门及诸宫楼阁。清咸丰七年、八年(1857、1858年),三元宫毁于兵燹。清同治五年(1866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历次对太和宫进行过修葺。1918年辛亥护国将领庾恩葬于三元宫遗址。1950年至1958年先后隶属昆明市文教局、建设局和文化局管辖。1958年成立昆明市园林局,金殿名胜区移交园林局管辖。
f1966年,太和诸宫遭:扫四旧:劫难,神像被毁,殿阁倾圮,荒烟蔓草。1968年划属昆明力车胎厂作宿舍区,1970年由昆明市城建局收回。1978年恢复园林局后,金殿名胜区由园林局管辖至今。1950年至1975年,金殿名胜区设“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党组织关系隶属黑龙潭党支部。有职工3至5人,由名胜区管理的道人、道姑3人。管理范围东至石瓦沟箐,西至迎仙桥,南至栗花箐,北至羊清河(金殿水库),总面积约1200亩。有不少属金殿的山地被农民自由耕种,山界林权不清。1976年,金殿名胜区组建党支部。到1977年底,职工增加到13人。陈圆圆像1972年至1983年11年间,昆明市城建局、昆明市园林局,逐年维修3座天门及棂星门,重建雷神殿、老君殿、三丰殿,修葺钟鼓楼、魁星楼,翻修环翠宫,修筑达太和宫公路工程之浩大,持续时间之久,为历次维修所不及。1983年新建鸣凤山顶之钟楼,总投资27万元,1984年10月1日开放。1983年至1986年,先后征用五家村、云山村轮歇地、山林地273亩,收回被农民耕种的山地,依据历史档案,划定金殿名胜区山界林权,总面积达1773亩。1984年至1991年,建设“昆明园林植物园”。昆明园林植物园规划面积500亩,12个专类花卉园区,其中茶花园占地150亩,系中国最大的山茶花专类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