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出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亚非拉等落后国家和地区所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是A.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当地传统经济的发展C.引发了当地人民的反抗斗争D.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8.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9.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10.“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或者咱妈妈),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B.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C.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11.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维护国家安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了
fA.“科教兴国计划”B.“863计划”C.“星火计划”D.两弹一星的战略1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A.历史事实B.一手史料C.史料解释D.历史评价
第Ⅱ卷(共2题,共52分)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离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分)(6(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有何重要意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