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和预测了金融市场上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异常现象。(二)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李国平(2005年)3指出,行为金融学主要用来解释传统金融学难以解释的各种现象和投资者行为。次贷危机前行为金融学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解释股票市场整体的异常现象,包括股票溢价,股市回报的过度波动以及金融泡沫的形成。(2)解释股市横向平均回报的异常现象,即为什么一组或者某一类股票的回报高于另一组或者另一类股票的回报。(3)解释封闭式基金大幅度折价交易的原因。(4)解释个人
f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5)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公司财务决策中的异常行为。122次贷危机发生后行为金融研究的拓展李少君(2009)4指出,基于过度自信与锚定理论,次贷产品得以创造,为整个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基于羊群效应、期望理论与分散不足,次贷产品迅猛扩展,随后带来了非理性崩溃,最终导致了市场的非理性崩溃,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市场以及相关人员的非理性是金融危机爆发、市场奔溃的最主要原因。emiliosavgouleas(2009)5指出,次贷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了现存金融监管体系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都存在致命缺陷。他指出,华盛顿金融论坛washi
gto
fi
a
cialsummit提出的有关加大信息披露机制、加强资本充足率等监管市场的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体系脆弱的风险抵御能力。原因就在于这些方案都忽视了行为金融因素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强调次贷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打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行为因素在其中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各国监管当局必须建立起一个融入了行为金融思想的监管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和跨国监管的力度以提高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augustodelatorre20096提出,次贷金融危机源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参与者的不理性与情绪传播,金融监管体系理论基础的缺点。他明确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逆周期监管等监管改革建议。刘东民(2009)7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金融监管的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经典经济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对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学术界和各国政府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作了综合性的论述。强调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的缺陷,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的方向ukfsa(2009a)、bru
ermeieretal(2009)指出:有效市场假说告诉我们市场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金融监管的一个关键目的是去除造成市场非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