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固化的影响。周颖9认为固化的社会阶层是中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阻碍。固化的社会阶层使得正常的社会机制转变成生锈的齿轮,不仅难以运转,且容易对整个体系造成破坏。苏叶兰和詹莎10从高等教育公平性的角度评价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认为固化的社会阶层从多个方面影响教育的公平性,包括影响高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李煜11提出了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包含被访者教育经历、父母情况等相关资料的问卷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在恢复高考之后,改革初期的教育不平等主要由家庭教育背景引起;社会分化加剧后,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阶层构成的变化,管理阶层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其子女的大学升学优势。郭丛斌和闵维方12运用对应分析法研究中国不同职业阶层子女的受教育机会获得,他们认为子女受教育机会受到上一辈职业的较大影响,高等教育资源主要由优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有,而劣势社会阶层的子女主要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同时,在控制了家庭文化资本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也有较大影响。综上而言,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社会阶层固化,尤其是代际流动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点基本是国内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所达成的共识。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教育领域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那么,本文认为当分析它的机理时,寻租理论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具有解释能力的视角。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寻租理论回顾寻租现象首次被正式纳入经济学研究领域是Tullock在1967年的一篇论文里,他认为由于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而进行各种疏通活动,整个社会偏离竞争所致的福利损失被完全竞争假设下的古典模型估计得过小。用期望的收益作为寻租的成本去换取租金,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值得的。这整个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控制公共权力来争取更多的额外收入。他的文章明确地指出了寻租的基本原理,从而成为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开山之作。继公共选择学派之后,国际贸易学派、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等也深入研究了寻租问题。排除方法论的不同,各个学派对寻租的认识是基本相近的:人们花费资源影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决策,使得经济资源被不合理地浪费和无效率地分配。本文关注的主要是涉及政府及公共物品分配的寻租理论,中国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贺卫和王浣尘13将政府的创租活动分成了三类:无意创租、被动创租和主动创租。陈国权和付旋14探讨了寻租导致的公共政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