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第二次飞跃九三学社开封市委员会始于1978年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丰富了农产品市场,实现了人民群众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巨大转变,成为农业的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增量效应已逐渐减弱。针对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档次跟不上老百姓消费水平提高的矛盾,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将大幅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档次,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一、我市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5915万亩,农业人口3873万。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是我省小麦、棉花、花生、瓜菜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目前,我市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我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他们以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产品为主,上联农产品销售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带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如金明食品有限公司在顺河区东郊乡建立大葱生产基地,从宏太朗大葱的引种、生产技术指导,到产品的加工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带动了全乡1000多亩的大葱种植,实现亩收入5000多元。(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近年来,我市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市经过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近300个,入社农民35万多人,带动农户约41万户,为全市农户的6。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生产,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如开封县半坡店乡常店村的长丰豆角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品种、品牌、种植、销售四统一,2008年合作社农户的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一倍。(三)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随着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悄然兴起。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近2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55。其中转包转让129万亩,出租26万亩,互换19万亩,其它形式(如代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11万亩。如开封市七彩虹公司租用尉氏县庄头乡庄头村农民1000亩土地,建立了供港蔬菜基地。部分出租土地的村民在公司当上了产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