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第14课时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识记层次: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②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知道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③知道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了解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史实;④了解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⑤知道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⑥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一星”⑦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了解“籼型杂交水稻”⑧了解“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⑨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⑩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知道《义勇军》的词曲作者。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知道《义勇军》的词曲作者。理解层次:以人们衣、用方面的变化为例,2、理解层次:以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所产生的影响。考点导学][考点导学]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代表就中印在西藏地区关系问题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这一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基本原则。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①周恩来与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②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作用和影响。③中美建交a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b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r